2016将要结束,新一年很快来临,每到过不同地方,找到山上标柱,好像完成一个小里程,而一年就是这些足迹拼凑而成,无论是遍远难到的,或是隐没丛林的,经历会化成回忆,我们相信总是甜美。今次介绍一些较特式的三角站,你又去过几多呢?
1. 最高点:大帽山
因获天文台邀请,有幸进入禁区雷达站考察,为将来安装天气观测镜头给点意见,顺道当然不会错过这支香港之巅标高柱。站内环境地方广阔,有三座球形雷达,也有道路和建筑物,先进的天气站是预测和分析风暴的最重要设施。
雷达站之标
行山前辈说,脚边是另一支旧标
2. 最肥大:青山公路深井段
一般标柱都是圆柱状,然而上窄下肥的也有很多,例如在清水湾大坳门和打烂埕顶山,但见过最粗大算是这支,顶部直径两尺,底部超过4尺,外形十分有趣,而一些历史悠久的石柱会刻上CLS和编号,意义难以考据,难道是Contour Lines 的缩写?例如元朗大树下西路的小岗上的旧标,没有颜色,没有金属板和方型基座。
景色极尽开扬
十分粗大的石柱
大树下西路旁的CLS旧标
3. 最好景:吊灯笼
新界东北的吊灯笼又名大青山,路途既高且远,加上南脊的沖蚀严重,需要手脚并用才可登顶,山上拥有360度无阻景观,人可以居高临下欣赏东面风光如画的印洲塘水域,吃一点苦头也是值得。
PS分身术
印洲塘日出美景
4. 最特别:天文台山
天文台总部位于尖沙咀,一个叫艾尔尊山的地方,维多利亚式的建筑大楼前,摆放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三角站,立体梯形镶着铜製铁牌,上面写上测量资料和製造年份:1953年7月,是个非常特别的设计。
外形相当特别
游览天文台总部及主持讲座
5. 最残旧:狗岭涌
偏远的屿西清幽脱俗,沿凤凰径转入小路可达百年界碑,对上山头就是极目远扬的狗岭涌观景台,旁边竖立着一支残破标柱,油漆早已褪色,石屎也剥落,地政署没有记录,估计已遭弃用多时。
狗岭涌日落
九龙公园也可Kill Bill
6. 最离奇:万宜水库
水库东面主坝建筑雄伟,自七十年代尾建成以来,一直是郊游和摄影的好地方,堤坝的建筑物料是就地取材,使用碎裂的六角玄武岩堆砌,坝面通道旁安装了多个白色测量标记,估计用来监察大坝有否沉降和移动,而湖内有几支石柱,每逢雨量充沛,水位升高,柱就会被淹浸,这算是全港独有的「水柱」了。不过要论到最贴近水平线的,可能就在马湾白泥山和大屿山长沙的三角站了。
在水中央
六角柱测量点
坝下也有矮柱
测量师朋友说神削峡上的十字基座也是测量点
7. 最原始:禾塘岗
禾塘岗北峰在大帽山西面700米处,就是日落观景台的位置,很少人会留意到大石上有一矮小石趸,简陋地以石头和水泥堆砌,外层批荡已渐脱落,是年代久远的证据。而马鞍山的半坳岭,亦有类似的标柱,旁边有白花植物衬托,但荒径不是热点,很容易就会错过。
大石上的原始製作
半坳岭癈标
8. 最北面:白虎山
新界莲麻坑的白虎山,也叫白花山,一直是行山人仕渴望到达的地方,它是境内最北的一座山,所以被称为香港四极之「北极」,从前需要申请禁区纸,如今因着边境开放,要到访这只老虎变得轻而易举。
香港北极
七座之一的麦景陶碉堡
9. 最离地:鳄鱼朝天
渔护署在香港某些山头建造了11座山火了望塔,驻守员在旱季需24小时当值,监察出现山火的可能,每逢中秋更是疲于奔命,因有不少人会放孔明灯,山火机会更大,一般的了望塔顶都安置了标柱,有些还装设了避雷针,以保安全。
鳄鱼朝天的黄昏暮色
黄竹洋牛寮山了望台
10. 最短小:饿死鸡
不是每支石柱都有1.2米,有些只有一尺高,例如油柑头引水道和华山一带的设计,大岭峒副峰饿死鸡也是十分短小,座立在丛林内的一颗巨石之上,山上可以尽览清水一、二湾的海景风光。
丛林内的饿死鸡山顶
桌山附近的小柱
如前文提及,标柱是三角测量站,拍照作记录无伤大雅,但请勿遗下垃圾,甚至破坏或涂污。
前https://goo.gl/lvLVuG
其他标柱:
警告字眼
柱上有QR Code
安装Total Station 的三角座
大屿山花瓶顶
港岛红香炉峰
大屿山莲花山
坪洋村上的无头标
何文田十二号山
凤凰观日